通用banner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健康资讯 > 健康资讯

治黄需解毒,解毒黄易除

2020-03-14

当湿热久羁蕴毒或兼夹恶气疫毒外感时,均需加用解毒的药物,因为湿热毒邪瘀结,则湿热益盛,湿热益盛,则毒邪益炽,热助毒邪,毒助热威,若不加用解毒的药物,则湿热难以化散,黄疸不易消退,所以应当根据病情的需要,在清热祛湿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的药物,常用的解毒方法和药物有以下几类:

 

 

一、化湿解毒

 

根据湿邪重浊粘腻的特性,以及湿在上焦须芳化的原则。在黄疸初期邪局中上二焦之际,可以使用辛凉或芳香化湿的药物配合苦寒燥湿清热解毒的药物,以清化或清解中上二焦的蕴毒

中焦 人体部位名。三焦之一。三焦的中部,指上腹部分。它的主要功用是助脾胃,主腐熟水谷,泌糟粕,蒸津液,化精微,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。上焦 中医谓六腑中的三焦之一。 一般指胃的上口到舌下这一部位,包括心肺。主要功能是呼吸和血液循环等。常用的药物有:薄荷、野菊花、佩兰、黄芩、黄连等。

 

二、凉血解毒

 

湿热瘀组血脉热盛于湿者,即血热炽盛,湿毒瘀结,弥漫三焦时,应当加用凉血解毒的药物,以清解血中的毒热。常用的药物有:金银花、蒲公英、草河车、土茯苓、白茅根、青黛、紫参等。

 

 

三、通下解毒

 

湿热毒邪蕴结,偏于中下二焦,中焦:人体部位名。三焦之一。三焦的中部,指上腹部分。它的主要功用是助脾胃,主腐熟水谷,泌糟粕,蒸津液,化精微,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。

下焦:中医学名词。 三焦之一。指胃的下口到盆腔的部分,包括肾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等脏器。根据湿在下焦须通利的原则,可以通利二便,以导邪外出。若热盛于湿,热郁阳明,大便燥结,口舌生疮,或湿盛于热,大便粘滞而稀,排便不畅,应通利肠腑,使湿热毒邪从大便排出。常用的药物有:大黄、黄柏、败酱草、白头翁、秦皮等

 

 

四、利湿解毒

 

湿热毒邪偏于中下二焦,可通利小便以解毒,即所谓“治黄不利水非其治也”,使之从小便渗利,则黄疸利于消退。常用的药物有:金钱草、车钱草、木通、扁蓄、瞿麦。同时常配合芳香化湿的药物有:藿香、杏仁、橘红以开其上、中二焦之源,使之下焦易于通利。

 

 

五、酸敛解毒

 

在黄疸的后期,正气耗伤,病邪易于漫散不羁,在清热祛湿或温化湿滞的基础上,佐用一些酸敛解毒的药物,有时黄疸反而易于消退。又因肝欲散,以辛补之,以酸泻之,酸味的药物,可泻肝以解毒邪。常用的药物有:五倍子、乌梅、五味子等

 

 


标签

上一篇:活血治痰以退黄2020-03-14
下一篇:治黄要治痰,痰化黄易散2020-03-14

最近浏览: